关闭

2HZZ常识网

汉字衷的文言文意思

2025-01-16 08:14:15浏览:
汉字衷的文言文意思  汉字:衷 出处:【申集下】【衣字部】 释义:【唐韻】陟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陟隆切,音中。

【玉篇】善也。

【書·湯誥】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。

【左傳·昭二十二年】無亢不衷,以獎亂人。

 又中也。

【周語】國之將興,其君齊明衷正,精潔惠和。

 又【韻會】誠也。

【左傳·昭十六年】發命之不衷。

 又通也。

【左傳·莊六年】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。

 又【增韻】方寸所蘊也。

 又【說文】裏褻衣也。

【左傳·宣九年】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,皆衷其衵服。

 又姓。

【正字通】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,攺姓哀。

 又【廣韻】陟仲切,中去聲。

當也。

【韻會】折衷,平也。

【史記·孔子世家】折衷于夫子。

【註】折,斷也。

衷,當也。

 又【後漢·梁統傳】爰制百姓于之衷。

【衷】不輕不重也。

通作中。

【前漢·貢禹傳】微夫子之言,則無所折中。

亦讀作平聲。

 【六書正譌】俗作,非。


考證:〔【後漢·梁統傳】爰制百姓于冊之衷。

【註】不輕不重也。

〕 謹照原文冊改。

不輕不重也卽原傳正文非註文。

註字改衷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