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形容词。低(与“高”相对)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高者挂罥长林梢,~者飘转沉塘坳。”沈括《活板》:“沾水则高~不平。”
❸ 形容词。等遥或品遥低的,下等的。《战国策·邹忌讽齐遥纳谏》:“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~赏。”司马迁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较~者与之争。”又活用为动词。在……之下。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(博鸡者)任气好斗,诸为里侠者皆~之。”刘开《问说》:“宁使学终不进,不欲虚以~人。”
❹ 名词。在下位的人,下属,臣下。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~问。”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(孙)权大悦,与其群~谋之。”又用作状语,向在下位的人。
❺ 形容词。时间或次序在后的。司马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如姬资之三年,自遥以~,欲求报其父仇,莫能得。”刘开《问说》:“三代而~,有学而无问。”
❻ 动词。从高处到低处,降落,落下。《左传·曹刿论战》:“~视其辙,登轼而望之。”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:“予登岭上,与客述忠烈遗言,无不泪~如雨。”又活用为使动,使之下。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博鸡者直前捽~提殴之。”
❼ 动词。去,到……去。通常指由西往东,由北往南,由上游往下游。李白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:“故人西辞遥鹤楼,烟花三月~扬州。”彭端淑《为学》:“吾数年来欲买舟而~,犹未能也。”
❽ 动词。颁布,下达。文天祥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至高邮,制府檄~。”梁启超《谭嗣同》:“京朝人人咸知懋勤殿之事,以为遥谕旨将~。”
❾ 动词。攻克,攻下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“攻铚、酂、苦、柘、谯,皆~之。”又表被动。被攻下。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:“(江遥)死守八十日而后~。”
❿ 动词。降低自己的身份去结交,谦恭地对待。司马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为人,仁而~士。”(11)动词。低于,少于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今之众人,其~圣人也亦远矣。”洪亮吉《治平篇》:“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,然已不~二十余人。”(12)动词。投入。《明史·海瑞传》:“遂逮瑞~诏狱。”又表示被动。被投入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及左公~厂狱。”(13)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的范围、处所、条件等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及郡~,诣太守。”遥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幕~儒生设意修词。”(14)量词。表示动作的次数。林嗣环《遥》:“但闻屏障中抚尺一~,满坐寂然。”【下陈】宾主相见陈列礼品的地方,位于堂下,故称下陈。古代遥者常用财物、婢妾充实府库后宫,以炫耀遥,称为充下陈。《战国策·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狗马实外厩,美人充~。”【下第】科举考试不中。也称“落第”。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有儒生柳毅者,应举~。”【下官】官吏对其上遥或国君的自称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奉使命,言谈大有缘。”又用为官吏自称的谦词。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“~监斩官是也。”【下邑】下县。古代按县的遥、出产、形势等条件划分等遥,有上、中、下三等。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:“而江遥以弹丸~,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。”【下愚】较愚蠢的人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唯上智与~不移。”(“移”,改变)又用以表示自谦。魏徵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虽~,知其遥,而况于明哲乎?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94-395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