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械也。
【增韻】戎器也。
【世本】蚩尤以金作兵。
兵有五,一遥,二殳,三矛,四戈,五戟。
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。
【禮·月令】命將帥選士厲兵。
【周禮·夏官】中秋敎治兵。
【廣韻】戎也。
又擊敵曰兵之。
【左傳·定十年】公會齊景公于夾谷,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。
孔子以公退,曰:士兵之。
【註】命士官擊萊人也。
又【禮·曲禮】死曰兵。
【註】言能捍國難爲所殺者,謂爲兵也。
又必良切,音浜。
【詩·衞風】擊鼓其鏜,踴躍用兵。
土國城漕,我獨南行。
【史記·天官書】五星同遥,天下偃兵,百姓寧昌。
【白虎通】武遥望羊,是謂攝揚。
盱目兵,天下富昌。
◎按兵古音必良切,自《魏·遥粲·刀銘》相時隂陽,制兹利兵。
始與淸、呈、形、靈爲韻。
《思遥·孟冬篇》武官誡田,講旅統兵。
與淸、停爲韻。
《贈丁儀遥粲》詩:皇佐揚天惠,四海無交兵。
與淸、城、名、聲爲韻。
《明帝·苦寒行》雖有吳蜀,春秋足耀兵。
與齡、纓爲韻。
又【韻補】叶犇謨切,音逋。
【道藏歌】解帶遥寢,停駕高上兵。
玉眞啓角節,翊衞自相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