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遷也。
【玉篇】逃也。
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曳柴而遁。
又【廣韻】隱也,去也。
【詩·小雅】勉爾遁思。
【後漢·郅惲傳】南遁蒼梧。
又迴避也。
【後漢·杜林傳】上下相遁。
【註】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。
又遁甲。
【後漢·方術傳】推六甲之隂,而隱遁也。
又【廣韻】徒損切【集韻】杜本切【正韻】徒本切,音囤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七倫切【正韻】詳倫切。
與巡同。
【前漢·平當傳】逡遁有恥。
又與逡通。
【前漢·賈誼過秦論】遁巡不敢進。
【說文】亦作遯。
考證:〔【後漢·杜林傳】上下相遁。
【註】謂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。
〕 謹照原文避去改避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