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悁也。
【玉篇】恨也,怒也。
【書·君】爾無忿疾于頑。
【傳】無忿怒疾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父吻切【韻會】扶粉切【正韻】房吻切,音。
或作賁。
通作憤。
【大學】身有所忿懥,則不得其正。
【釋文】忿,弗粉反,集韻等書本此讀。
又【玉篇】【廣韻】匹問切【集韻】芳問切,音湓。
義同。
又通作分。
【杜甫·送路侍御詩】不分桃花紅勝錦。
不分者,不平之意,與忿同。
又叶非律切,音芾。
【劉向·九歎】憂心展轉,愁拂鬱兮。
寃結未舒,長隱忿兮。
◎按此字有依敷母切,有依非母切,有依奉母切,皆輕脣音,大略相近。
考證:〔【大學】身有所忿懥,則不得其正。
【註】忿,弗粉反。
〕 謹照原書註改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