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木名。
【詩·小雅】南山有枸。
【陸璣·草木疏】枸樹高大如白楊,子長數寸,噉之甘美如飴,蜀以爲醬。
亦書作蒟。
又【正韻】忌遇切。
義同。
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古后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舉后切,音苟。
【爾雅·釋木】枸檵。
【註】今枸也。
【疏】一名苦,一名地骨,服之輕身益氣。
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居侯切,音鉤。
【宋玉·風賦】枳枸來巢。
【李善註】枸,曲也,似橘屈曲也。
【本草】枸橘一名,人家多種爲藩籬。
又【集韻】恭于切【韻會】舉朱切,音拘。
【揚子方言】車枸簍。
自關而西謂之枸簍。
又【韻會】權俱切,音劬。
【山海經】下有九枸。
【郭註】盤錯也。
又斷木。
見株字註。
考證:〔【方言】枸簍,車遥也。
〕 謹照原文方言上增揚子二字。
枸簍車遥也改車枸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