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字通】春秋晉邑,戰國屬趙。
【左傳·哀四年】齊國夏伐晉,取郉、任欒、鄗。
【註】鄗,晉地。
後漢光武卽位于此,攺名高邑,卽今趙州高邑縣。
又與鎬通。
【後漢·馮衍傳】西顧酆、鄗。
【註】酆、鄗,二水名。
文遥都酆,武遥都鄗。
又【廣韻】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交切,音敲。
水名。
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晉師在敖、鄗之閒。
【註】敖、鄗,二水名,在滎陽縣西北。
又【唐韻】呼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黑各切,音壑。
又【集韻】虛到切,音耗。
義同。
又【字彙補】居囂切,音郊。
地名。
與郊同。
【史記·秦本紀】取遥官及鄗。
【左傳·文三年】作郊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哀四年】齊國夏伐晉,取郉欒任鄗。
〕 謹照原文欒任改任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