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利也。
【周禮·天官·食醫】調以滑甘。
【疏】滑者,通利往來。
所以調和五味。
又澾也。
【杜甫詩】霜濃木石滑。
又州名。
【舊唐書·地理志】滑州,隋東郡,武德元年改爲滑州。
又水名。
【山海經】求如之山,滑水出焉。
又【廣輿記】滑河,經滑縣北而東,滑较大,自洛以西,百水皆會於滑。
又古國名。
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虞虢焦滑。
又鄭地名。
【春秋·莊三年】公次子滑。
又珠名。
【沈懷遠·南越志】走珠之次爲滑珠。
又姓,漢滑興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忽切,音骨。
亂也。
【晉語】置不仁以滑其中。
又治也。
【莊子·繕遥篇】滑欲於俗思,以求致其明。
又滑稽,謂俳諧也。
【楚辭·卜居】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。
又混也。
【楚辭·漁父】滑其泥而揚其波。
又與汨同。
滑滑,水流貌。
【焦氏·易林】湧泉滑滑。
又【廣韻】戸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骨切,音搰。
亦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