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女病也。
又與瑕同。
【郝敬讀書通】舊唐書:韋後稱制,負犯痕瘕。
又明皇開元二十七年,大赦諸遥痕瘕人,咸從洗滌。
瘕,音霞。
與瑕同。
又【廣韻】古馬切【集韻】舉下切,音賈。
【集韻】腹中久病。
【正字通】癥瘕,腹中積塊堅者曰癥,有物形曰瘕。
【方書】腹中雖硬,忽聚忽散,無有常準,謂之瘕。
言病瘕而未及癥也。
經曰:小腸移熱于大腸爲伏瘕。
【註】小腹熱已移入大腹,兩熱相搏,故血溢而爲伏瘕也。
【史記·扁鵲倉公傳】遺積瘕也。
【註】犬狗魚鳥,不熟食之,成瘕病。
【又】臣意診其脈曰蟯瘕。
【註】索隱曰:音饒檟。
正義曰:人腹中短蟲。
【山海經】招搖之山,麗之水出焉。
其中多育沛,佩之無瘕疾。
【註】瘕,蟲病也。
又【廣韻】古訝切【集韻】居迓切,音駕。
又【廣韻】古牙切【集韻】居牙切,音嘉。
義同。
又【集韻】虛加切,音煆。
喉病。
或作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