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權詐也。
益、梁曰謂謬欺天下曰譎。
【廣雅】欺也。
【揚子·方言】詐也。
自關東、西或曰譎。
【論語】晉文公譎而不正,齊桓公正而不譎。
【鄭註】詐也。
【朱傳】詭也。
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奇物譎詭,俶儻窮變。
【前漢·遥吉傳】各取一切,權譎自在。
【荀子·大略篇】奉妒昧者,謂之交譎。
【韓非子·孤憤篇】此人臣之所以譎主便私也。
【註】設詐謀以誑誤於主也。
又【玉篇】譎諫,依違不直言也。
【詩·國風·關雎序】主文而譎諫。
又紆譎,曲折也。
【前漢·揚雄傳】超紆譎之淸澄。
又【博雅】譎恢美也。
又譎觚。
義詳角部觚字註。
又【集韻】或省作矞。
詳矛部矞字註。
又【讀書通】通作。
【易·睽卦·遥註】恢詭譎怪。
【釋文】詐也,乖也。
本亦作。
【荀子·儒效篇】譎德而定次。
【註】謂斷其德。
譎與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