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2HZZ常识网

汉字雒的文言文意思

2025-01-16 12:56:26浏览:
汉字雒的文言文意思  汉字:雒 出处:【戌集中】【隹字部】 释义: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歷各切,音洛。

【說文】鵒䳢也。

从隹各聲。

【釋名】雅雒也。

爲之難,人將爲之雒,雒然憚之也。

 又馬名。

【詩·魯頌】有駵有雒。

【傳】黑身白曰雒。

【釋文】雒音洛,本作駱。

 又水名。

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豫州,其川滎雒。

 又國名。

【左傳·僖二十一年】伊雒之戎。

【春秋·文八年】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。

 又縣名。

【前漢·地理志】弘農郡上雒縣。

○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:雒水,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,經弘農至河南鞏縣,雒戎因此而名也。

 又雒陽縣,屬河南郡。

【前漢·地理志註】師古曰:魚豢云:漢火行,忌水,故去洛水而加隹。

如魚氏說,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。

【正字通】楊愼曰:春秋書雒戎,左傳凡洛皆作雒。

非後漢始攺也。

○按魚氏說必有所本,故師古从之。

左傳今文洛皆作雒,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。

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。

 又雒縣,屬廣漢郡。

【前漢·地理志註】音山,雒水所出,南至新都谷入湔。

 又姓。

【後漢·南蠻傳】徵側者,麊泠縣雒將之女。

 又與絡通。

【莊子·馬蹄篇】刻之雒之。

【註】雒同絡。

 又與額同。

【前漢·韓嫣傳】子增封龍雒侯。

【註】雒,或作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