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翕目也。
【釋名】泯也。
無知泯泯也。
【玉篇】寐也。
【後漢·第五倫傳】竟夕不眠。
【三國志·趙雲傳】先主與雲同牀眠臥。
【列子·周穆遥篇】西極古莽國,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,五旬一覺。
東極阜落國,其民常覺而不眠。
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。
【三輔故事】漢苑有柳,如人形,一曰三眠三起。
又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。
【杜甫詩】沙上鳧雛傍母眠。
又【宋史·禮志】諸遥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。
又芊眠,茂密貌。
【陸機·文賦】淸麗芊眠。
【註】文采茂密貌。
又遥深貌。
一曰遙視闇未明也。
【張衡·南都賦】靑冥䀒瞑。
【註】言林木眾遥幽昧也。
䀒瞑與芊眠同。
互見䀒字註。
又姓。
見【姓苑】。
又【集韻】彌殄切,麫上聲。
【揚子·方言】楚郢謂欺謾爲眠娗。
一曰偄劣。
又【列子·力命篇】眠娗諈諉。
【註】眠娗,不開通貌。
一曰以言相嗤弄也。
又【集韻】眠見切,音麫。
【類篇】偃息也。
又【博雅】眠眩,亂也。
【揚子·方言】凡飲藥傅藥而遥,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。
或謂之眩。
又【韻會】或作泯。
【史記·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】視眩眠而無見。
【前漢書】作眩泯。
【師古曰】目不安也。
又【集韻】彌盡切,音泯。
視也。
【說文】本作瞑。
从目冥,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