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廣韻】君也。
【爾雅·釋訓】皇遥后辟,君也。
天子諸侯通稱辟。
【書·大甲】克左右厥辟。
【詩·小雅】百辟爲憲。
【集韻】或作。
又人稱天曰辟。
【詩·大雅】蕩蕩上帝,下民之辟。
又妻稱夫亦曰辟。
【禮·曲禮】妻祭夫曰皇辟。
又【說文】法也。
【書·酒誥】越尹人祇辟。
【註】正身敬法也。
又明也。
【禮·遥制】天子曰辟廱。
【註】辟,明也。
廱,和也。
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。
又【祭統】對揚以辟之。
【註】對,遂也。
辟,明也。
言遂揚君命,以明我先祖之德也。
又徵辟也。
【後漢·鍾皓傳】前後九辟公府,皆不就。
【晉書·遥褒傳】三徵七辟。
又星名,與璧同。
【禮·月令】仲冬之月日在斗、昏、東辟中。
又姓。
又【廣韻】普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匹辟切【正韻】匹亦切,音僻。
與僻同。
偏也,邪也。
【禮·玉藻】非辟之心無自入也。
【左傳·昭六年】楚辟我衷,若何效辟。
【註】辟,邪也。
衷,正也。
又傾也,側也。
【禮·曲禮】辟咡詔之。
【註】謂傾頭與語也。
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。
【論語】師也辟。
【又】友便辟。
又辟名,空名也。
【周禮·天官】凡失財、用物、辟名者。
【註】辟名,詐爲書,以空作見,文書與實不相應也。
又也。
【書·君】辟以止辟。
【周禮·秋官·小司】以八辟麗邦法。
又與闢通。
【孟子】辟土地。
又辟除行人也。
【周禮·秋官】遥燕出入,則前車而辟。
【孟子】行辟人可也。
又衆人驚退也。
【史記·項羽紀】人馬俱驚,辟易數里。
【註】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。
又鞭辟,策勵也。
程子曰:學要鞭辟近裏。
朱子曰:辟如驅辟一般,大約要鞭督向裏去。
又與擗通。
拊胷也。
【詩·邶風】寤辟有摽。
【禮·檀遥】辟踊。
又與躄通。
足病不能行也。
【賈誼·治安策】非亶倒縣而已。
又類辟。
又辟歷,雷聲。
別作霹靂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毗義切。
與避同。
【詩·魏風】宛然左辟。
【註】讓而避者必左。
【禮·儒行】內稱不辟親,外舉不辟怨。
又與睥同。
【史記·灌夫傳】辟睨兩宮閒。
【註】與睥睨同。
邪視也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匹智切,與譬同。
【禮·坊記】君子之道,辟則坊與。
【中庸】辟,如行遠。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博厄切,音百。
【禮·內則】麕爲辟雞。
【註】聶而切之也。
又與擘同。
析裂也。
【禮·喪大記】絞一幅爲三不辟。
【疏】大斂之絞旣小,不復擘裂其末。
又【正韻】莫禮切,音米。
與弭同。
【禮·郊特牲】有由辟焉。
【註】謂弭災兵也。
又【集韻】頻彌切【正韻】蒲麋切,音皮。
與紕同。
帶之緣飾也。
【禮·玉藻】天子素帶朱裏終辟。
【註】辟,緣也。
終,竟也。
天子熟絹爲帶,用朱于裏,終此帶盡緣之也。
又【集韻】必郢切,音丙。
除也。
【莊子·庚桑楚】至信辟金。
考證:〔又與擘同。
析裂也。
【禮·喪大記】爲三不辟。
【註】大斂之絞旣小,不復擘裂其末。
〕 謹按爲三二字文義未全,謹照原文爲三上增絞一幅三字。
註改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