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2HZZ常识网

汉字声的文言文意思

2025-01-16 11:15:21浏览:
汉字声的文言文意思  汉字:声 出处:【丑集中】【士字部】 释义:【字彙】同。

【正字通】俗聲字。


(聲)〔古文〕殸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書盈切【正韻】書征切,聖平聲。

【說文】音也。

【書·舜典】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

【傳】聲謂五聲,宮商角徵羽也。

【禮·月令】仲夏之月,止聲遥。

【註】聲謂樂也。

 又凡響曰聲。

【張載·正蒙】聲者,形氣相軋而成。

兩氣者,谷響雷聲之類。

兩形者,桴鼓叩擊之類。

形軋氣,羽扇敲矢之類。

氣軋形,人聲笙簧之類。

皆物感之良能,人習而不察耳。

【韻會】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。

 又聲敎。

【書·禹貢】東漸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曁聲敎,訖于四海。

【左傳·文六年】樹之風聲。

【註】因土地風俗,爲立聲敎之法。

 又聲譽。

【孟子】故聲聞過情,君子恥之。

【註】聲聞,名譽也。

 又宣也。

【孟子】金聲而玉振之也。

【註】聲,宣也。

 又【諡法】不生其國曰聲。

【註】生于外家。

【春秋·經傳集解】繼室以聲子,生隱公。

【註】聲,諡也。

 又姓。

 又【韻補】叶尸羊切,音商。

【韓愈·贈張籍詩】嬌兒未絕遥,念之不能忘。

忽如在其側,耳若聞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