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2HZZ常识网

汉字台的文言文意思

2025-01-16 10:49:08浏览:
汉字台的文言文意思  汉字:台 出处: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释义:【唐韻】與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盈之切【正韻】延知切,音怡。

【爾雅·釋詁】台,我也。

【又】予也。

【書·禹貢】祇台德先。

【湯誓】非台小子,敢行稱亂。

 又【說文】悅也。

【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】唐堯遜位,虞舜不台。

 又【揚子·方言】養也,晉衞燕魏曰台。

又失也,宋魯之閒曰台。

 又【唐韻】土來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湯來切,音胎。

【廣韻】三台星。

亦作能。

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司中註】司中三能,三階也。

【疏】武陵太守星傳云:三台一名天柱,上台司命爲太尉,中台司中爲司徒,下台司祿爲司空,史漢皆作三能。

 又姓。

北史有台氏。

 又天台,山名,在會稽。

 又州名。

【韻會】本漢冶縣,宋爲赤城郡,唐攺台州。

又【春秋·襄十二年】莒人伐我東鄙,圍台。

【註】琅邪費縣南有台亭。

【釋文】台,敕才反,又音臺,一音翼之反,三音皆可讀。

 又【集韻】堂來切,音臺。

台背,大老也,通作鮐。

【詩·大雅】黃耇台背。

【箋】台之言鮐也,大老則背有鮐文。

【釋文】台亦讀湯來反。

 又縣名。

【前漢·地理志】元菟郡上殷台縣。

【又】樂浪郡蠶台縣。

 又【集韻】台谷,地名。

 又【集韻】祥吏切,音寺。

嗣古作台。

【書·舜典】舜讓于德,弗嗣。

【今文尚書】作不台。


考證:〔【集韻】祥吏切,音寺。

古文嗣字。

〕 謹照原文古文嗣字改嗣古作台。

〔【古文尚書】作弗台。

〕 謹照文選典引註古改今。

弗改不。


(臺)〔古文〕㙵【廣韻】徒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堂來切,音苔。

【說文】觀四方而高者。

【釋名】臺,持也。

築土堅高,能自勝持也。

【爾雅·釋宮】闍謂之臺。

【註】積土四方也。

【禮·月令】仲夏之月,可以處臺榭。

【疏】積土爲之,所以觀望。

【五經要義】天子三臺,靈臺以觀天文,時臺以觀四時,圃臺以觀鳥獸。

 又【古今注】城門皆築土爲之。

累土曰臺,故亦謂之臺門。

 又官名。

【正字通】袁紹傳,三臺註:漢官尚書爲中臺,御史爲憲臺,謁者爲外臺。

又漢百官表註:禮樂官知禮容,故禮部稱容臺。

又遥彥威爲曲臺新禮三十卷:故太常稱曲臺。

又漢秘書監曰芸臺,唐改祕書爲麟臺,唐百官志門下省曰鸞臺,宋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。

 又【博雅】臺,支也。

 又賤者之稱。

【左傳·昭七年】僕臣臺。

【註】皁輿,隷僕之至者也。

【孟子】蓋自是臺無饋也。

【註】臺,賤官,主使令者。

又【輟耕錄】婢役于婢者,謂之重臺。

【蘇軾·梅花詩】天敎桃李作輿臺。

 又【博雅】臺,輩也。

 又【揚子·方言】臺,敵延也。

東齊海岱之閒曰臺,自關而西秦晉之閒,物力同者謂之臺敵。

 又【莊子·庚桑楚】遥內於靈臺。

【註】靈臺者,心也。

 又姓。

漢侍中臺佟。

又澹臺,複姓。

 又【字彙補】古謂陵墓爲臺,如鄴都之三臺,山海經帝堯臺,帝嚳臺是也。

又咍臺,卽臺之聲也。

【世說】許噪於丞相帳,咍臺大鼾。

【通雅】咍臺,晉人常語也。

 又山名。

【輿地志】五臺山,在雁門郡。

【山海經】鹿臺之山。

【註】今名麓臺山。

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濟出遥屋,時泗沂出臺台術。

【註】時泗沂,皆水名。

臺台術,皆山名。

【抱朴子·登陟卷】昔張蓋蹹及偶高成,二人竝精思於雲臺山石室中。

 又神名。

【左傳·昭元年】昔金天氏有裔子,曰昧,爲冥師,生允格臺駘。

臺駘,汾神也。

【山海經】休與之山,其上有石焉,名曰帝臺之棋。

【註】郭曰:帝臺,神人名。

 又漸臺,星名也。

 又宮殿名。

【鄒陽·上吳遥書】秦倚曲臺之宮,懸衡天下。

【三輔黃圖】未央有曲臺殿。

 又草名。

【爾雅·釋草】艾,冰臺。

【疏】艾,一名冰臺,卽今艾蒿也。

【詩·小雅】南山有臺。

【傳】臺,夫須也。

【疏】夫須,莎草也,可爲簑笠。

【又】彼都人士,臺笠緇撮。

【傳】臺,所以禦暑。

笠,所以禦雨也。

【箋】臺,夫須也。

都人之士,以臺皮爲笠。

 又【字彙】洪孤切,音乎。

臺駘,邾地名。

【禮·檀遥】敗于臺駘。

【註】臺音壷,駘音臺。

臺當爲壷字之譌。

一作壷駘,或作狐駘。

【正字通】臺有壷音,非臺與壷同。

字彙以臺爲古壷字,誤也。

又【字彙補】左傳,臺駘。

歷考註疏,無狐音。

字彙不知何據而云:亦誤也。

 又【韻補】叶田黎切,音題。

【參同契】皓若搴帷帳,瞑目登高臺,火記六百篇,所趣等不迷。

 又叶同都切,音徒。

【易林】典冊法書,藏在蘭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