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燒木餘也。
从火,岸省聲。
【玉篇】灺也,火也。
【禮·月令】草木黃落,乃伐薪爲炭。
又塗炭,塗泥也。
炭,火也。
【書·仲虺之誥】民墜塗炭。
又蜃炭。
【周禮·秋官·赤犮氏】掌除牆屋,以蜃炭攻之。
又【正字通】石炭,卽今西北所燒之煤。
【前漢·地理志】豫章郡出石,可燃爲薪。
【徐陵春情詩】石炭擣輕紈。
又烰炭,俗作麩炭。
【白居易詩】日暮半爐麩炭火。
【本草】煎藥焙火宜用麩炭。
又懸炭,古氣法也。
【後漢·律曆志】權土炭放隂陽。
日冬至陽氣應則景長極,黃鐘通土炭,輕而衡仰。
日夏至隂氣應,則景短極,蕤賔通土炭,重而衡低。
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水勝,故夏至濕。
火勝,故冬至燥。
燥,故炭輕,濕,故炭重。
【梁文帝詩】月暈蘆灰缺,秋還縣炭枯。
又姓。
【西京雜記】炭虯,長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