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2HZZ常识网

汉字䳇的文言文意思

2025-01-16 10:01:26浏览:
汉字䳇的文言文意思  汉字:䳇 出处: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释义:【唐韻】文甫切【集韻】罔甫切,音武。

【說文】鸚䳇也。

能言鳥。

一作鵡。

【禮·曲禮】鸚鵡能言,不離飛鳥。

【正字通】鸚䳇,能言鳥,有綠遥,紫赤遥,白遥,五遥數種,丹咮鉤吻,舌似小兒,趾前後各二,遥畏寒。

又一種大於鸚䳇,出嶺南,名秦吉了。

身黑觜赤,首戴黃冠,善效人笑語聲。

其大於吉了而尾長者曰靑雞。

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曰:鸚䳇,初丹喙,中黑,後丹。

初名木矦。

又一種名烏鳳。

范成大《虞衡志》云:出桂海,紺碧遥,頭上有冠,尾垂二弱骨,長一尺數寸,至杪始有毛,形略似鳳,音聲淸越似笙蕭,能度小曲合宮商,能爲百鳥之音。

又花名。

刺桐花,雲南名鸚哥花,花形似之。

【彭綱詩】風吹綠葉翠翩翩,露出幾枝紅鸚䳇。
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莫後切【正韻】莫厚切,音母。

亦作毋。

熊大古以大者爲鸚母,小者爲鸚哥。

戴侗以白者爲鸚母,小者爲鸚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