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文】縮鼻也。
一曰斂氣也。
【老子·道德經】將欲歙之,必故張之。
【淮南子·精神訓】開閉歙張,各有經紀。
又與翕同。
【前漢·韓延壽傳】郡中歙然。
【匡衡傳】歙然歸仁。
又【詩·小雅】翕翕訿訿。
【漢書】作歙歙訿訿。
【荀子】作噏噏呰呰。
又與脅通。
【張衡·應閒】干進苟容,我不忍以歙肩。
【註】歙,亦脅也。
又芔歙,林木鼓動之聲。
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藰蒞芔歙。
【註】芔,古卉字。
又歙赩,赤遥盛貌。
【遥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皓壁曜以日照,丹柱歙赩以電烶。
又【廣韻】書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失涉切,音攝。
義同。
又縣名。
【前漢·地理志】丹陽有歙縣。
【師古註】音攝。
【廣輿記】州府,晉曰新安,隋唐曰歙州,今爲縣,屬州府。
又【集韻】虛涉切,音偞。
懼貌。
或作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