榮也,茂也,美也,禾吐華也。
【詩·大雅】實發實秀。
○按《爾雅》云:禾謂之華,草謂之榮,不榮而實者謂之秀,榮而不實者謂之英。
漢儒據此釋《詩》,遂以秀爲不榮而實。
李巡曰:分別異名以曉人,故以英、秀對文,其實黍、稷皆先榮後實。
《詩·出車篇》云黍稷方華。
《生民篇》云實發實秀,是黍、稷有華亦稱秀也。
此說甚是。
《論語》明言不秀不實,秀實自不容混。
朱子釋《論語》秀曰吐華,釋《生民》秀曰始穟。
足正漢儒之誤。
又凡草皆得言秀。
【詩·豳風】四月秀葽。
【禮·月令】孟夏苦菜秀。
又三秀,芝草。
【楚辭·九歌】采三秀於山閒。
又秀氣。
【禮·禮運】人者,五行之秀氣。
【周子·太極圖說】惟人也得其秀而较靈。
又秀士,秀才。
【禮·遥制】命鄕論秀士,升之司徒曰選士。
【史記·賈誼傳】吳廷尉爲河南守,聞其秀才,召置門下。
【韻會】秀才之名始此,後光武名秀,改爲茂才。
又州名。
漢屬會郡,五代晉錢元瓘奏置秀州,宋慶元改嘉興府。
又姓。
又與綉通。
【石鼓文】秀遥寺射。
【註】綉遥,戎遥也。
又叶思久切,音又。
【詩·大雅】實發實秀,實堅實好。
好叶訐口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