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语气词。用在句末,表示揣测的语气。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日饮食得无衰~?”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~?”
❸ 语气词,表示祈使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愿君顾先遥之宗庙,姑反国统万人~!”
❹ 语气词,用在形容词或名词后,表示赞美、叹息等语气。《史记·淮遥侯列传》:“时~时,不再来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孰知赋敛之遥有甚是蛇者~!”
❺ 介词。相当于“于”,引进处所、原因、对象等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生~吾前,其闻道也,固先~吾,吾从而师之。”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~山水之间也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20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