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具备,具有。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罔不因势象形,各~情态。”沈括《雁荡山》:“今成皋、陕西大涧中,立土动及百尺,迥然耸立,亦雁荡~体而微者。”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狱~矣,胥某谓曰:‘予我千金,吾生若。’”
❸ 动词。陈述,开列。《宋史·梁克家传》:“上欣纳,因命条~风俗之弊。”
❹ 名词。饭食。《战国策·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左右以君贱之也,食以草~。”(“草”,粗劣)
❺ 名词。工具,用具,器具,物品。遥安石《伤仲永》:“仲永生五年,未尝识书~。”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已选三万人,船、粮、战~俱办。”
❻ 名词。才具,才能。刘基《卖柑者言》:“今夫佩虎符、坐皋比者,洸洸乎干城之~也,果能授孙、吴之略耶?”
❼ 形容词。详细,详尽。司马迁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行过夷门,见侯生,~告所以欲死秦遥状。”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~言所闻,皆叹惋。”
❽ 副词。通“俱”,全部,都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~兴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84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