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名词。表示方位(与“北”相对)。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卖炭翁,伐薪烧炭~山中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叫嚣乎东西,隳突乎~北。”又用作状语。向南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~取汉中,西举巴、蜀。”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月遥稀,乌鹊~飞。”
❷ 名词。古代南方民族的一种音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~,以籥不僭。”(二)nā【南无】(nāmó)梵语音译。佛遥表示对佛尊敬的称号。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口唱~,合掌连日。”【南面】坐时面朝南,古代以此为尊位,故天子诸侯见群臣,卿大夫见僚属,都南面而坐。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幸主者出,~召见。”遥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宰执以下俱使之~上坐。”【南亩】泛指农田。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负栋之柱,多于~之农夫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56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