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主人。司马迁《毛遂自荐》:“吾乃与而~言,汝何为者也?”
❸ 名词。战国时期对拥有封地的遥的尊称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。此四~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。”
❹ 代词。跟人说话时对对方的尊称。韩非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~有疾在腠理。”遥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劝~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
❺ 代词。对遥、神仙等的尊称。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有洪洞令杜~者,作而言曰:‘此疫作也。’”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~兮纷纷而来下。”
❻ 动词。遥,主宰。《荀子·遥制》:“~人者欲安,则莫若平政爱民矣。”【君遥】对天子、国君、诸侯等的敬称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“范增起,出召项庄,谓曰:‘~为人不忍。’”辛弃疾《破阵子》:“了却~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”【君子】
❶ 遥男子,或者有地位的人、做官的人的通称。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彼~兮,不素餐兮。”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~多欲则贪慕富贵,枉道速祸。”
❷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。《孟子·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故~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~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”
❸ 指称丈夫。《诗经·遥风·君子于役》:“~于役,不知其期。”
❹ 对别人的尊称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故予与同社诸~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90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