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自然界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~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(“行”,运行变化)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世之有饥穰,~之行也。”(“穰”,音ráng,丰年。“行”,常有的现象)
❸ 形容词。天然的,天生的。《庄子·庖丁解牛》:“依乎~理,批大郤,导大窾。”(“天理”,天然的生理结构。“批”,击。“郤”,音xì,缝隙。“窾”,音kuǎn,空处)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其业有不精,德有不成者,非~质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”(“质”,资质,智力)
❹ 名词。时令,季节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俄顷风定云墨遥,秋~漠漠向昏黑。”(“漠漠”,灰蒙蒙的)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~寒。”
❺ 名词。天帝,上天,人们想象中自然界万物的主宰者。《孟子·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故~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”(“空乏”,使受贫困之苦)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不久当还归,誓~不相负。”
❻ 名词。天命,天意。《左传·殽之战》:“纵敌患生,违~不祥。”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事之不济,此乃~也。”【天命】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,也指上天主宰下人们的命运。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:“盛衰之理,虽曰~,岂非人事哉!”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乐夫~复奚疑!”【天年】人的自然寿命,一生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令五人者保其首遥以老于户牖之下,则尽其~。”(“首遥”,指头颅。“户牖”,门窗,指家中。“牖”,音yǒu)【天时】
❶ 气候,天气。沈括《采草药》:“缘土气有早晚,~有愆伏。”(“愆伏”,原指天气冷暖失调,这里有变异无常的意思。“愆”,音qiān)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今~顺正,死者尚稀。”
❷ 指有利于攻战的时令、气候等条件。《孟子·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~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❸ 天命,上天的意志。陈寿《隆中对》:“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~,抑亦人谋也。”(“操”,曹操。“绍”,袁绍)【天涯】天边,形容遥远的地方。遥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海内存知己,~若比邻。”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同是~沧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!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55-356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