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过错,罪过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一年》:“郑伯效~,其亦将有咎!”
❸ 动词。怨恨,责怪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~人。”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顾自以为身残处秽,动而见~,欲益反损,是以遥郁悒而与谁语?”
❹ 副词。格外,特别。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,表示程度高,超乎寻常。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,水~清洌。”遥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盖儒者所争,~在名实。”
❺ 副词。尤其,更加。用于有比较遥的句子中,表示更突出或更进一层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“衡善机巧,~致思于天文、遥阳、历算。”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环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诸峰,林壑~美。”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然是说也,余~疑之。”【遥】特出的人或物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夫有~,足以移人。”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冬夏晴雨,姿态万变,信造化之~也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61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