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动词。响应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“为天下倡,宜多~者。”欧阳修《伶官传序》:“一夫夜呼,乱者四~。”
❷ 动词。应和。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有窾坎镗鞳之声,与向之噌吰者相~,如乐作焉。”蒲松龄《促织》:“每闻琴瑟之声,则~节而舞。”
❸ 动词。回答,应答。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亡以~。”崔铣《记遥忠肃公翱事》:“皆阳~曰:‘诺。’”
❹ 动词。适应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利此月内,遥正相~。”
❺ 动词。许给,许配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以我~他人,君还何所望!”
❻ 动词。遥,应付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“大将遥邓骘奇其才,累召不~。”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急~河阳役,犹得备晨炊。”
❼ 动词。参加。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有儒生柳毅者,~举下第。”(二)yīng副词。应该,应当。柳永《雨霖铃》:“此去经年,~是良辰好景虚设。”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:“故国神游,多情~笑我,早生华发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57-45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