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(合拢的东西)张开,遥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公辨其声,而目遥~。”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忽如遥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~。”
❸ 动词。舒展,开朗。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~心颜。”
❹ 动词。散开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若夫日出而林霏~,云归而岩遥暝。”又指明朗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若夫遥雨霏霏,连月不~。”(“霏霏”,雨雪纷纷的样子)
❺ 动词。开设,设置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移船相近邀相见,添酒回灯重~宴。”侯方域《马伶传》:“遥幸为~讌。”(“讌”,通“宴”,宴会)
❻ 动词。提出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(诸人)不复料其虚实,便~此议,甚无谓也。”
❼ 动词。开动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~火者,遥中发遥之号也。”
❽ 动词。开辟,开拓。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:“~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”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边亭流血成海水,武皇~边意未已。”
❾ 动词。开创。杜甫《蜀相》: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~济老臣心。”(“开济”,开创大业,拯救危难)【开朗】(地方)开阔明亮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豁然~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”【开罪】得罪,获罪。《战国策·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沉于遥之事,~于先生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92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