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托付,委托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~臣以讨贼兴复之效。”袁枚《祭妹文》:“予又长汝四岁,或人间长者先亡,可将身后~汝,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。”
❸ 动词。假托,借口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将遥外~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,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”又同上:“操虽~名汉相,其实汉贼也。”【注意】宋代以前没有“托”字,以上各义本写作“託”。宋代产生“托”字表示用手承着东西,又引申为“衬托”,用法与“託”本不同。现“託”作为“托”的异体被废除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65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