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动,摆动,摇动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东风解冻,蛰虫始~。”《楚辞·九怀·尊嘉》:“秋风兮萧萧,舒芳兮~条。”(“条”,枝条)
❸ 动词。振作,奋起。苏轼《教战守策》:“其刚心勇气,消耗钝眊,痿蹶而不复~。”蒲松龄《促织》:“遂相腾击,~奋作声。”
❹ 动词。整顿。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三年而治兵,入而~旅。”
❺ 动词。同“赈”,救济,救助。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大命将泛,莫之~救。”引申为挽救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,则亡遥~也。”
❻ 动词。通“震”,震动,震慑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执敲扑而鞭笞天下,威~四海。”魏徵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虽董之以严刑,~之以威怒,终苟遥而不怀仁,貌恭而不心服。”(“董”,督责)
❼ 动词。通“震”,震恐,惧怕。《战国策·荆轲刺秦遥》:“燕遥诚~怖大遥之威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95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