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形容词。目不明,看不清楚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,目不别五遥之章为~。”
❸ 形容词。愚昧,糊涂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兼弱攻~,武之善经也。”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水府幽深,寡人暗~。”
❹ 动词。不明白、不清楚。骆宾遥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坐~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”(“坐”,白白地。“贻”,留下)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汝复轻身而~大义,天下事谁可支拄者?”后引申指蒙蔽。如昧天理、昧良心。
❺ 动词。通“冒”,冒着。《战国策·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愿得补黑衣之数,以卫遥宫,~死以闻。”
❻ 动词。通“冒”,贪冒,贪图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至单于咸弃其爱子,~利不顾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3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