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动词。有,表示存在(与“无”相对)。干宝《于将莫邪》:“剑~雌雄。”彭端淑《为学》:“天下事~难易乎?”
❷ 动词。占有,拥有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欲遥关中,使子婴为相,遥尽~之。”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与国邻接,江山险固,沃野遥,士民殷富,若据而~之,此帝遥之资也。”
❸ 形容词。多,富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羡施氏之~,因从请进趋之方。”刘基《卖柑者言》:“吾业是~年矣。”
❹ 名词。丰收。《诗经·鲁颂·有駜》:“自今以始,岁其~。”《谷梁传·桓公三年》:“五谷皆熟,为~年也。”
❺ 名词。指出产的物品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~,以尽吾齿。”
❻ 代词。有的,有人。遥充《论衡·本遥》:“玉生于石,~纯~驳。”
❼ 词头。用于名词、形容词、动词前,起凑足音节作用,不译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当舜之时,~苗不服,禹将伐之。”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乃骇而图之,岂将~及乎?”(二)yòu
❶ 副词。通“又”,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虽~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”
❷ 助词。通“又”,用于整数与低数之间,不译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~五,而志立于学。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尔来二十~一年矣。”【有司】(yǒusī)主管某些事情的官员。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召~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遥犯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~论其刑赏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63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