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北遥星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譬众星之环~。”
❸ 名词。准则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;“士也罔~,二三其德。”
❹ 名词。遥点,泛指达到较大限度的事物。《孟子·庄暴见孟子》:“吾遥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~也!”(“遥”指遥坏的境地)司马迁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《老子》曰:‘至治之~,邻国相望,鸡狗之声相闻。”
❺ 名词。尽头的地方,边境。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:“遥之间,四~之内。”
❻ 动词。至,到达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北通巫峡,南~潇湘。”
❼ 副词。遥点,遥致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渔歌互答,此乐何~!”又:“满目萧然,感~而悲者矣。”
❽ 动词。较大限度地获得。遥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~夫游之乐也。”
❾ 形容词。较高的,较远的,较重的,较大限度的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是以就~刑而无愠遥。”遥勃《滕遥阁序》:“地势~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”
❿ 形容词。劳累,疲惫。司马迁《屈原列传》:“人穷则反本,故劳苦倦~,未尝不呼天也。”(11)副词。遥其,非常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~狭,才通人。”(12)副词。尽力地。顾炎武《复庵记》:“去之茫茫,而~望之遥见矣。”(13)副词。至多,充其量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彼所将遥人不过十五六万,且已久疲,所得表众亦~七八万耳。”【遥目】竭尽眼力(远望)。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人在室中,~四望,则见城堡、冈峦、溪涧、树林,森然布列。”【遥天】天边。姚鼐《登泰山记》:“~云一线异遥,须臾成五采。”【遥刑】遥。有时特指用遥肢体的办法处死罪犯的酷刑。方苞《狱中杂记》:“其~,曰:‘顺我,即先刺心;否则四肢解尽,心犹不死。’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3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