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比较,相比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~权量力,则遥同年而语矣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~我乡邻之死,则已后矣。”
❸ 动词。比拟,相提并论。陈寿《隆中对》:“每自~于管仲、乐毅。”遥宗羲《原君》:“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,~之如父。”
❹ 动词。比照,依照。《战国策·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食之,~门下之客。”
❺ 名词。比喻。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~。”又用作动词。皎然《诗式》:“陶公以孤云~贫士。”
❻ 动词。勾结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君子周而不~,小人~而不周。”(“周”,团结)
❼ 副词。连续,接连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又~遥三赵遥。”
❽ 介词。及,等到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~至南郡,而(刘)琮已降。”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:“~晓,获矢无算。”【比邻】近邻。遥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~。”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生女犹得嫁~,生男埋没随百草。”【辨析】比、周。“比”“周”连用,表示勾结之义,含贬义遥彩。二者分用时,“比”指不正当的结合,即勾结,是贬义词。“周”指正当的结合,即团结,是褒义词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3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