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激励,激发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由是感~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五人者,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,~于义而死焉者也。”
❸ 动词。遥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“(吴)广故数言欲亡,忿恚尉,令辱之,以~怒其众。”
❹ 形容词。急速,急疾。蒋薰《天台山记》:“磵水坠石而下,轻者絮飞,联者珠贯,~者缯裂,徐者云散。”(“磵”,同“涧”)
❺ 形容词。激烈,猛烈,强烈。《荀子·不苟》:“辩而不争,察而不~。”
❻ 形容词。形容声调高亢。柳宗元《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》:“羽觞飞翔,匏竹~越。”【激昂】激发,激励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~大义,蹈死不顾。”【激刺】遥。蔡元培《图画》:“设遥之画,其感人也,于形式笔势以外,兼用~。”【激切】强烈而且迫切。梁启超《谭嗣同》:“词遥~。”【激扬】形容声音高昂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“振声~,伺者因此觉知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36-137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