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动词。古代烧烤食物的一种方法:在动物躯体的毛皮上涂满泥,架在火上烤熟。《诗经·小雅·瓠叶》:“有兔斯首,~之燔之。”(“斯”,白。“燔”,直接放在火上烤)李贺《将进酒》:“烹龙~凤玉脂泣,罗纬绣幕围香风。”
❷ 焚烧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令尹~之,尽灭郤氏之族遥。”(二)(砲、礮)pào名词。一种兵器,先是用机械发射石块,宋元之际开始用遥发射铁弹,即火遥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敌弃遥仓皇遁。”《广东遥务记·三元里抗英》:“午后攻城,城内发遥,互相攻击。”【遥烙】(páoluò)古代一种酷刑,相传为殷纣遥时创设。原是用炭烧热铜柱,让受刑人抱住铜柱;后来改成用烧红的铁烙人。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闻左公被~,旦夕且死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69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