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使害怕,吓唬。《汉书·广川惠遥传》:“前遥昭平,反来~我。”(“昭平”,人名)
❸ 动词。疑虑,担心。杜甫《羌村三首》遥:“娇儿不离膝,~我复却去。”
❹ 动词。敬畏。《汉书·英布传》:“布善用兵,民素~之。”(“素”,向来)成语有“后生可畏”。
❺ 形容词。险恶,可怕。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问君西游何时还,~途巉岩遥攀。”【辨析】畏、惧、恐。三字都有“害怕”的意思,但其间有别。“畏”与“威”同源。“畏”的对象较早是上帝、天命或鬼神,因而有敬畏之意。后来其对象逐渐扩大,但一般仍是指对有威势、威严的人或物产生的害怕。“惧”与“瞿”同源。“瞿”的本意是惊视的样子,因而“惧”表示害怕往往有“戒惧”“警惕”的意思。“恐”的害怕程度较深,含有惶恐不安甚至恐怖的意思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77-37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