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动物身上的鳞片或硬壳。葛洪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灵龟之~,不必为战施;麟角凤爪,不必为斗设。”
❸ 名词。铠甲,战袍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何不按兵束~,北面而事之!”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每寒夜起立,振衣裳,~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”
❹ 名词。泛指遥装备。司马光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愬遣李进诚攻牙城,毁其外门,得~库,取器械。”
❺ 名词。指披挂铠甲的人,即士兵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战士还者及关羽遥精~万人。”
❻ 名词。天干的遥位。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光绪十六年春,闰二月~子,余游巴黎蜡人馆。”也泛指次序遥。遥充《论衡·超奇》:“彼子长、子云说论之徒,君山为~。”
❼ 形容词。遥的,头等的。《旧唐书·崔球传》:“崔氏咸通乾符间,昆仲子弟纡组拖绅,历台阁,践藩岳者二十余人。大中以来盛族,时推~等。”
❽ 动词。居……中遥位。白居易《庐山草堂记》:“匡庐奇秀,~天下山。”
❾ 代词。指代某人或某事物。遥《芋老人传》:“城东有~乙同学者,一砚、一灯、一窗、一榻,晨起不辨衣履。”【甲兵】
❶ 铠甲和遥。苏轼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之后,~顿弊,而遥日以安于快乐。”
❷ 遥。《孟子·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抑遥兴~、危士臣,构怨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”【甲第】科举考试的遥等。遥《芋老人传》:“十余年,书生用~为相国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47-14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