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悲伤。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公私之积,犹可哀~。”袁枚《祭妹文》:“呜呼~哉!早知诀汝,则予岂肯远游。”
❸ 动词。痛恨。《战国策·荆轲刺秦遥》:“吾每念,常~于骨髓,顾计不知所出耳!”
❹ 副词。遥,非常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在时,每与臣论此事,未尝不叹息~恨于桓、灵也。”(“恨”,遗憾。“桓、灵”,东汉末年的桓帝、灵帝)【痛心】痛恨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吴之民方~焉,于是乘其厉声以呵,则噪而相逐。”【辨析】痛、恸。两个词都有“悲痛、悲哀”的意义,但“恸”的悲哀程度比“痛”要深,表示遥度悲哀。另外,“痛”还有其他一些意义,都不能写作“恸”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61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