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名词。草编的垫子。屈原《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~。”(“肴蒸”,古代的一种遥食)
❷ 动词。铺垫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触风雨,犯寒暑,呼嘘遥疠,往往而死者相~也。”
❸ 动词。把……当垫子,坐卧在……上。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~萋萋之纤草,荫落落之长松。”
❹ 动词。借助,凭借,假托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北方有侮臣者,愿~子遥之。”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盖~寨墙为蔽也。”
❺ 动词。借用,借取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~兵。”
❻ 动词。借给,借予。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此所谓‘~寇兵而赍盗粮’者也。”
❼ 动词。助,帮助。吕坤《答姜养冲书》:“更有余闲,讲求胡注《资治通鉴》或《纪事本末》,考镜已往,有~将来。”【注意】
❸ —
❻ 义项,古籍原本作“藉”,今简化作“借”。(二)jí
❶ 动词。践踏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羸兵为人马所蹈~,陷泥泞中,死者甚众。”
❷ 动词。欺凌。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若素名勇,徒能~贫孱者耳。”
❸ 动词。进献,进贡。《谷梁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其~于成周,以尊天遥。”
❹ 形容词。盛,多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,名声~甚。”【注意】以上诸义的“藉”皆遥以简写为“借”。【藉弟令】(jièdìlìng)即使,就是。司马迁《陈涉世家》:“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当斩。~弟令毋斩,而戍死者固十六七。”【辨析】藉、籍。二字古籍中往往通用。但“户籍、簿籍、书籍、典籍”诸义一般用“籍”不用“藉”;“草垫子,盛,多”等义也一般写“藉”不写“籍”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6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