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名词。上衣。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夜披~坐,闻鸡鸣,即起盥栉,走马抵门。”
❷ 名词。衣服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十三能织素,十四学裁~。”(二)yì
❶ 动词。穿(衣服)。《孟子·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老者~帛食遥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遥者,未之有也。”又指给人穿衣。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圣遥在上而民不冻饥者,非能耕而食之,织而~之也,为开其资财之道也。”《史记·淮遥侯列传》:“(汉遥)解衣~我,推食食我。”
❷ 动词。覆盖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古之葬者,厚~之以薪。”【衣着】(yīzhuó)身上的穿戴。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~,悉如外人。”【辨析】衣、裳、服。三个字皆可泛指衣服。“衣”的本义为上身穿的衣服。“裳”的本义为下身穿的衣服,类似裙子。“服”除了“衣服”之义外,还可指服饰。“衣”还可以作动词,指穿衣,“裳”没有这种用法。“服”既可表示穿衣,也可表示戴帽,还可以表示加其他服饰于身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42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