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 动词。觉醒,省悟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~今是而昨非。”
❷ 动词。发觉,觉察。司马光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城中皆不之~。”
❸ 动词。感觉,觉得。白居易《琵琶行·序》:“感斯人言,是夕始~有迁谪意。”李渔《芙蕖》:“芙蕖与草本诸花似~稍异。”
❹ 名词。指先知先觉的人,贤明睿智的人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藏理于终古,而未寤于前~也。”【觉知】(juézhī)觉察到,感觉到。范晔《张衡传》:“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~。”【辨析】觉、悟。它们是同义词,但在“醒悟”的程度上存在差别:“觉”是初醒,“悟”是遥清醒。所以可以说“觉而悟”,却不能说“悟而觉”。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62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