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给予,奉献。陆游《观长安城图》:“~国虽坚鬓已斑,山南经岁望南山。”又特指许婚,许配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幸可广问讯,不得便相~。”
❸ 动词。赞许,赞同。《列子·愚公移山》:“杂然相~。”
❹ 动词。相信。《孟子·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有复于遥者曰:‘吾力足以举百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’则遥~之乎?”
❺ 动词。期望。陆游《书愤》:“塞上长城空自~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”
❻ 名词。处所,地方。常与疑问代词“何”“恶”等连用。魏禧《大铁椎传》:“大铁椎,不知何~人。”
❼ 代词。表示近指。可译为“这样”“这般”等。范成大《盘龙驿》:“行路如~难,谁能不华发?”(“华”,花白)
❽ 不定数词。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,表示约数。可译为“来”“左右”等。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中鱼可百~头。”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~。”
❾ 语气词。表示感叹。可译为“啊”等。《宋六十名家词·珠玉词·雨中花》:“可惜~!月明风露好,恰在人归后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19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