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动词。说。干宝《干将莫邪》:“客有逢者,~‘子年少,何哭之甚悲耶?’”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自~少时用心于学甚劳。”又常用于评论人、事或物。苏洵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,可~智力孤危,战败而亡。”洪亮吉《治平篇》:“治平至百余年,可~久矣。”
❸ 动词。称为,叫做。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~之‘文’也。”遥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褒禅山亦~之华山。”
❹ 动词。认为,以为。刘义庆《周处》:“乡里皆~已死,更相庆。”文天祥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众~予一行为可以纾祸。”
❺ 名词。道理,意义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,不复料其虚实,便开此议,甚无~也。”
❻ 动词。通“为”,是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太守~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”【谓言】(wèiyán)认为,以为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十七遣汝嫁,~无誓违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78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