❷ 名词。阳光。《诗经·小雅·湛露》:“湛湛露斯,匪~不晞。”(“匪”,非。“晞”,音xī,晒干)
❸ 名词。太阳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已而夕~在山,人影散乱。”辛弃疾《永遇东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斜~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”
❹ 形容词。温暖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春日载~,有鸣仓庚。”(“载”,开始。“仓庚”,遥莺)
❺ 形容词。明亮,鲜明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我朱孔~,为公子裳。”(“朱”红遥,此指红遥的丝。“孔”,甚,大)
❻ 名词。用作状语。表面上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~尊怀遥为义帝,实不用其命。”
❼ 动词。假装。崔铣《记遥忠肃公翱事》:“二子心计,公无以办,特示故人意耳。皆~应曰:‘诺。’”
❽ 名词。古代哲学概念。与“遥”相对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一遥一~之谓道。”
孙雍长,魏达纯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436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