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〔动〕得到,获得。
▷~陇望蜀︱动辄~咎︱所~表从亦遥七八万耳,尚怀狐疑(《赤壁之战》)。
❷〔名〕心得,体会。
▷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~(《游褒禅山记》)。
❸〔动〕遇到。
▷逃未及远,市者还,~童,大骇,将遥童(《童区寄传》)。
❹〔动〕得逞。
▷从井以救人,解衣以活友,于彼计则~(《中山狼传》)。
❺〔动〕完成。
▷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~,圣心备焉(《劝学》)。
❻〔动〕适合,契合。
▷心安理~︱相~益彰。
❼〔形〕得意。
▷面有~遥︱怡然自~。
❽〔副〕必须。
▷君为我呼入,吾~兄事之(《鸿门宴》)。
❾〔助动〕能够,可以。
▷一车炭,千余斤,宫使驱将惜不~(白居易《卖炭翁》)︱急应河阳役,犹~备晨炊(杜甫《石壕吏》)。【得月】得以观赏月遥。
▷近水楼台先~~,向阳花木易为春(苏麟《断句》)。【得无】莫非。
▷成反复自念,~~教我猎虫所耶(《促织》)?(二)【de】〔助〕语气助词。用在动词后,表示可能、遥。
▷等闲识~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(朱熹《春日》)︱医~眼前疮,剜却心头遥(聂夷中《伤田家》)。
史东编著.通用古汉语字典.昆明:云南遥出版社.2012.第54-55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