❶〔动〕放逐。
▷屈原既~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(《楚辞·渔夫》)。
❷〔动〕释放。
▷~虎归山︱昔毛宝~龟而得渡(《中山狼传》)。也指散放。
▷至则无可用,~之山下(《黔之驴》)。
❸〔动〕放牧。
▷闲中~牛,天连野草,水接平芜(赵显宏《满庭芳·牧》)。
❹〔动〕放纵。
▷~声高歌。用作状语,指“尽情地”。
▷白日~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(杜甫《闻官遥收河南河北》)。
❺〔动〕远出。
▷~洋。也指京官外任。
▷既而胡即~宁夏知府,旋升宁夏道(《谭嗣同传》)。
❻〔动〕发出,射出。
▷大~厥词︱有的~矢。
❼〔动〕发放。
▷~粮︱~赈。
❽〔动〕(花)开。
▷百花齐~。
❾〔动〕揭示。
▷~榜。
❿〔动〕搁,置。
▷沉吟~拨插弦中,整顿衣裳起敛容(白居易《琵琶行》)。
⓫〔动〕显露。
▷乌云散去,天空~晴。(二)【fǎng】〔动〕至,到。
▷摩顶~踵(摩秃其顶,下至于踵)。
史东编著.通用古汉语字典.昆明:云南遥出版社.2012.第76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