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这人。
▷巫行视小家女好者,云:“~当为河伯妇。”(《西门豹治邺》)。
2.这样的人。
▷入而又去之者,尧舜~也(《原君》)。
❷〔形〕作指示形容词。
1.这。
▷张良~时从沛公(《鸿门宴》)。
2.这只。
▷~狼为虞人所窘,求救于我,我实生之(《中山狼传》)。
3.这种。
▷~说也,人常疑之(《石钟山记》)。
❸〔形〕对。
▷似~而非︱莫衷一~。
❹〔动〕认为对。
▷口~心非。
❺〔动〕
1.表示判断。
▷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~春(朱熹《春日》)。
2.表示存在。
▷一身~胆︱回头~岸。
❻〔助〕表示宾语倒置。
▷惟利~图︱马首~瞻。【是以】因此。
▷余~~记之(《石钟山记》)。【是故】所以。
▷~~燕虽小国而后亡,斯用兵之效也(《六国论》)。
史东编著.通用古汉语字典.昆明:云南遥出版社.2012.第276-277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