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的汉语意思
2025-01-18 08:05:40浏览:
野的汉语意思
汉字:野
释义:野1507⾥yěyaeX羊者切,上馬,喻四。魚部。也作“埜”﹑“”。郊外,遠郊。説文:“野,郊外也。,古文野。”詩邶風燕燕:“之子于歸,遠送于。”毛傳:“郊外曰野。”周禮天官司會:“掌國之官府郊﹑﹑縣﹑都之百物財用。”鄭玄注:“郊,四郊。去國百里。野,甸﹑稍也。甸去國二百里,稍三百里。”泛指田野。左傳僖公二十六年:“室如縣罄,無青草。”吕氏春秋審己:“稼生於而藏於倉。”指民間,與“朝”相對。書大禹謨:“君子在,小人在位。”孟子萬章下:“在國曰市井之臣,在曰草莽之臣。”野生的,非人工飼養或培植的。禮記内則:“豕爲軒,兔爲宛脾。”孔穎達疏:“野豕爲軒,是菹也。”漢賈誼鵩鳥賦:“鳥入室兮,主人將去。”質樸,粗鄙。論語雍也:“質勝文則,文勝質則史。”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鄙略也。”莊子寓言:“自吾聞子之言,一年而,二年而從,三年而通。”成玄英疏:“野,質樸也。”又爲粗野,不合禮儀。論語子路:“哉,由也!”禮記仲尼燕居:“敬而不中禮謂之。”引申爲放浪不覊,不受約束(晚起義)。宋文同書緑帷亭壁:“閑居數月閑便,渾忘簿書相聒時。”清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:“大凡女人心一,自然七顛八倒,如癡如呆。”邊鄙,邊境。戰國策齊策三:“今又刼趙﹑魏,疏中國,封魏之東。”又用作動詞,作爲邊鄙或邊境。公羊傳桓公十一年:“古者鄭國處於留,先鄭伯有善於鄶公者,通乎夫人以取其國而遷鄭焉,而留。”何休注:“野,鄙也。”陳立義疏:“以留爲邊邑。”戰國策楚策一:“越亂,故楚南察瀨湖而江東。”鮑彪注:“以江之東爲野。”指分野。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地上的州國。隋李播天文大象賦:“七宿畫以分區。”唐玄宗過晉陽宫詩:“俯察伊晉,仰觀乃參虚。”都,郊,野,鄙。見“都”字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