訴的汉语意思
2025-01-18 07:58:12浏览:
訴的汉语意思
汉字:訴
释义:訴1270⾔sùsuH桑故切,去暮,心。鐸部。又作“愬”﹑“”。訴説,特指把寃屈向人陳訴。説文:“訴,告也。”左傳僖公五年:“初,晉侯使士蔿爲二公子築蒲與屈,不慎,寘薪焉。夷吾之,公使讓之。”又爲訴説别人的過失,説别人的壞話。左傳成公十六年:“(郤犨)取貨于宣伯,而公于晉侯。”控訴,告狀。漢書成帝紀:“刑罰不中,衆寃失職,趨闕者告不絶。”後漢書陳寵傳:“西州毫右并兼,吏多遥貪,訟日百數。”三國志魏書郭嘉傳:“初,陳羣非嘉不治行檢,數廷嘉。”辭謝人家敬的酒(後起義)。唐韋莊菩薩蠻詞:“須愁春露短,莫金盃滿。”宋歐陽修依韻答杜相公:“平生未省降詩敵,到處何嘗酒巡。”告,訴。“告”和“訴”在表示言語行爲上,意義相近,但是“告”的意義更廣泛。用作告訴義時,“告”偏重在告知,“訴”偏重在陳述;用作控告義時,“告”偏重在告發,“訴”偏重在陳訴。訴,,愬,泝,溯,遡。六字同音。“訴”是陳訴,往往是追述往事;“”﹑“愬”是它的異體。“泝”是逆流而上,引申爲追溯;“溯”﹑“遡”是它的異體。兩組字都有往上推求的意思。音同義通,是同源關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