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的汉语意思
2025-01-18 06:22:52浏览:
紀的汉语意思
汉字:紀
释义:紀910⽷jì(舊讀 jǐ)kiX居理切,上止,見。之部。紥絲束的線頭。説文:“紀,絲别也。”墨子尚同上:“譬若絲縷之有,罔罟之有綱。”禮記禮器:“散而衆亂。”治理,料理。詩大雅棫樸:“勉勉我遥,綱四方。”晉陶淵明移居詩:“衣食當須,力耕不吾欺。”要領,法則。吕氏春秋論威:“義也者,萬事之也。”墨子小取:“審治亂之。”漢司馬遷報任安書:“稽其成敗興壞之。”紀律。後漢書鄧禹傳:“(三輔)百姓不知所歸,聞禹乘勝獨尅而師行有,皆望風相攜負以迎軍。”記載。將分散的資料整理在一起;特指將資料貫通在一起的一種歷史體裁。論衡須頌:“司馬子長(司馬遷)遥帝以至孝武。”史記太史公自序:“維昔遥帝,法天則地,四聖遵序,各成法度;唐堯遜位,虞舜不台;厥美帝功,萬世載之。作五帝本遥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應劭云:‘有本則紀,有家則代,有年則表,有名則傳。’”記年的單位。十二年爲一紀。書畢命:“既歷三,世變風移。”十年爲一紀。史記周本紀:“若國亡不過十年,數之也。”一千五百年爲一紀。史記天官書:“夫天運,三十歲一小變,百年中變,五百載大變;三大變爲一,三而大備。”一世。文選漢班固幽通賦:“皇十而鴻兮,有羽儀於上京。”李善注引應劭曰:“紀,世也。”jǐ居理切,上止,見。之部。姓。漢代有紀信。紀,記。在“記載”這個意義上二字相通。但也有習慣的用法,“紀”偏重指經過整理的記載,如秦始皇本紀,不作秦始皇本記(今紀要﹑紀行不作記要﹑記行);“記”泛指記載,史記不作史紀。“記”又是一種文體,如奏記﹑雜記等,不作紀。古紀爲上聲字,記爲去聲字,聲調不同。
|